top of page

乳房造影「三劍俠」(上)

數十年間,互聯網席捲全球。無論走到大街小巷或登堂入室,人人總是機不離手。事實上,在進入媒體時代之後,資訊爆炸影響不同年代的人。近日,友人「金庸迷」亞K由媒體得知,醫學診斷輻射會致癌,乳房平片(Mammography)因用X光檢查,會增加患乳癌的風險。於是,她認為另類乳房篩檢──熱能圖(Breast Thermography)的準確率及安全性可能更高。亞K要求我這個醫學界代表「解畫」。爲要嚴肅地
處理她的問題,我重新檢視最新資料。在談及觀點和立場之前,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分析:疾病的偵測及檢驗的安全性。


乳癌在香港及國內都有上升趨勢,在2021年,每一千名女士將會有一人患有乳癌,這可能與西方生活習慣有關。乳腺腫瘤的成因仍然是一個迷,但與基因和後天因素有千絲萬縷的關係。原發癌細胞不斷繁殖,直至出現一個改變正常組織到可偵測的病變,腫瘤通常要達到七至十毫米。醫學界發現有些乳癌可產生微鈣化(microcalcification),乳房平片就是度身訂造,針對微鈣化及其病變度去設計。至於乳房熱能圖,人體不同的部位會發熱,會釋出紅外線,很多種病變都會釋出更多熱力,並非乳癌獨有。熱能圖即使是
數碼化或用特別診斷程式(algorithm),診斷效果有很大局限,可確信性未必高。


最早期乳房篩檢(breast screening)在美國紐約市,於1960年間舉行。近十數年,由於有更大型篩檢及更先進的治療方法,我們看到更多早期的病例,病人因而可以及早治療及減少傷亡。這項成就是世界公認的。女性應該從40歲或45歲開始隔年用平片作乳房檢查,直至70歲或75歲爲止。

 

正如武俠小說中,談到十八般武藝。行走江湖,雖然有一身武藝,仍然要配合適當的武器,才能戰勝仇敵。因此,做檢查前要知道檢查的性質、敏感度及準確性,計算清楚代價。由於東方人體型不同,我們更會主張運用超聲波(Breast ultrasound) 作「雙劍合壁」的檢查。正如「倚天劍」加上「屠龍刀」,才能把高手打得落花流水。平片是用作偵測微鈣化,超聲波則是用作檢查軟組織及囊腫;兩者互相對照,相輔相成,診斷效果更為理想。我們放射診斷專科醫生還有另一「招數」,就是再對懷疑性高的部位進行影像導引的抽針或切片(FNA/Biopsy),大大增強診斷的準確性。這是傳說中乳房造影檢查的「三劍俠」。


可能與偽資訊泛濫、政府醫療政策、市民教育、傳統觀念等有關,香港人對乳癌的認識雖然日漸增多,但是誤解亦多,仍然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。根據統計,有六成婦女從未進行乳房造影檢驗,有定期檢查的婦女仍然是小數,保健意識仍然偏低。有人問:「有病才看醫生,這又如何?」研究發現,沒有定時進行篩選檢查的女士,通常在診斷時,會發現有較大的腫瘤、較後期的癌症,較高的病發率及死亡率。與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的女士比較,她們除了要付更龐大的醫療費支出外,身心靈也要付出更沉重的代價。這點不可不提!

bottom of page